鲜活小龙虾在冷库短期储存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温度调控:小龙虾适宜的储存温度一般在 0 - 5℃。这个温度区间既能抑制小龙虾的新陈代谢速度,使其处于相对休眠状态,减少活动消耗能量,又能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小龙虾冻伤甚至冻死。在储存前,要提前将冷库温度稳定在该范围内。
湿度控制:保持库内相对湿度在 70% - 85% 较为合适。合适的湿度可以防止小龙虾因水分过度流失而脱水,保持其体表湿润,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。湿度过低,小龙虾易脱水死亡;湿度过高,则可能滋生霉菌等微生物,影响小龙虾品质。
通风换气:良好的通风能保证库内空气新鲜,及时排出小龙虾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,补充氧气。可安装通风设备,定期进行通风换气操作,但要注意通风过程中避免库内温度和湿度波动过大。
挑选分拣:在将小龙虾放入冷库储存前,要对其进行严格挑选。剔除残次品,如肢体残缺、活力差、生病或死亡的小龙虾。这些小龙虾可能会在储存过程中变质腐烂,影响其他健康小龙虾的储存质量。
清洗处理:用清水将小龙虾冲洗干净,去除其体表的泥沙、杂质和污垢等。这不仅能保持冷库内的清洁卫生,还能减少微生物附着,降低小龙虾在储存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。清洗后,需将小龙虾沥干水分,防止过多水分带入冷库影响湿度。
容器选择:可选用塑料筐、泡沫箱等透气性良好的容器来存放小龙虾。避免使用密封容器,以防小龙虾缺氧窒息。容器底部可铺上一层湿润的水草、麻袋片或海绵等,起到保湿和缓冲的作用,减少小龙虾之间的挤压和碰撞。
分层存放:将小龙虾分层放置在容器中,每层之间设置一定间隔,以保证空气流通。不要堆叠过高,防止下层小龙虾因承受过大压力而受伤或死亡。
定期检查:在储存期间,要安排专人定期对小龙虾进行检查。观察小龙虾的活力、体色、有无异味等情况,及时发现异常个体并进行处理。同时,检查冷库的温度、湿度和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,确保储存环境稳定。
病害防控:虽然短期储存病害发生几率相对较低,但仍需做好预防工作。保持冷库清洁,定期对冷库和储存容器进行消毒。一旦发现有病害迹象,要立即采取隔离、治疗或无害化处理措施,防止病害传播扩散。